Mayflower II -心得分享

黃俊儒 

[有關居士林][近期活動][社訊][近期活動剪影][相關網站連結][連絡]

 

 Mayflower II -  

On the Buddhist Voyage to Liberation,

by Dr. C. T. Shen(沈家楨居士)- 心得分享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讀 "Mayflower II - On the Buddhist Voyage to Liberation" 的心得。

"Mayflower II" 這本書的作者是沈家楨居士。沈居士早年受工程教育,後經商並護持佛法,先後捐助土地興建紐約大覺寺及莊嚴寺。由這本書及其他參考書籍我試著去瞭解並解釋佛學中的四個名詞:「無常」、「苦」、「空」、「無我」。

1.       無常 (Impermanence):

我們常聽人說「世間無常」。這句話講得很實在。放眼看去世界上是找不到一個恆常不變的事物。我們學佛的人知道每一件事情,每一個物體都會經過「成、住、異、滅」(「成、住、壞、空」)這四個階段。拿一張椅子來說,一張椅子的形成要先被人用工具製造(「成」階段),待做成後它可以很可靠地被使用一段時間(「住」階段),接著隨著時間的增長及使用的次數的增加,椅子開始變得不牢靠或漸漸被環境磨損(「異」階段),最後經過一段長時間這個椅子一定會壞掉或解體磨損最終歸無的(「滅」階段)。有情眾生也是會經驗到自身生命的無常變化;大部份眾生的一期生命是依照「生、老、病、死」這四個階段而從肉體的有到最後的無。不僅大的肉體是無常的變化,構成肉體的最小生物單位-細胞-亦有生死變化無常的現象。乃至於今日科學所瞭解的無限寬廣宇宙亦或極微小電子亦不是恆常固定不變化的。不僅眼睛看得到的空間物理現象是如此,看不到的心裡想法或意識形態亦是如此無常變化;這可從我們對某一個人,某一個團體,甚至某一個國家的想法態度會隨時間或外在因緣的變化而變化就可以看出心理現象或意識形態也是有無常性的。也因為一切無常所以眾生及事物沒有所謂永恆不變的自性及個體存在;所有的存在現象無非是依它而立緣起相關的。如此即是佛法三法印中所講的「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也因為一切無常所以我們所能把握的就是盡力「活在當下」而朝著正面的方向前進。

2.       (Duhka, Suffering):

佛教並不否認世間有所謂的快樂,但更進一步覺察到世間的無常性及六道輪迴的本質是苦。我們上一段講無常知道一切事物現象沒有不變化的。但我們常希望利己的情況永遠持續下去,不利己的情況永遠不要來,忘記了因果法則及無常性,常常抓不住而引以為苦。佛教分析人在世間有所謂的「八苦」,即「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幟盛」。出生之苦可能大家目前都已經不記得了,但我們可以觀察剛出生的嬰兒十之八九沒有不哭的就知道出生是痛苦的。老也是苦;老了常因為體力漸減,聽力眼力漸差,行動漸不方便而為之苦惱。病大家應該都有經驗過,小病苦還可以忍受及較快速地解決,遇到病較重的時候不僅自己苦不堪言並很可能也讓周遭關心的人受苦。死是苦大家都應該能夠瞭解不需要多加解釋。愛別離苦是喜愛的人遠離不在身邊而產生的痛苦,舉凡親人因求學工作而暫時不在身邊或因戰亂災難而長時間甚至永久分離所產生的痛苦。怨憎會苦是不喜歡的人事物遍遍遇上,狹路相逢份外痛苦。求不得苦是所有想要卻追求不到或不想要欲離開卻離不開所產生的痛苦。五陰幟盛苦:五陰即五蘊,五陰幟盛苦就是說構成人身的五蘊(色、受、想、行、識)是苦的,亦就是說這個肉體及其所對應的精神現象是苦的來源之一。佛教所講的世間是苦是一種如實觀而不是消極觀。知道苦能讓人產生出離心(出離六道輪迴之心)和啟發利他心,積極的轉煩惱為菩提,修習「戒定慧」去熄滅「貪瞋癡」三毒,開發本性的智慧與慈悲。

3.       (Shunyata, Emptiness, Relativility):

空並不是沒有,不存在,或空間中沒有東西。空是指一切事物現象沒有自體性 (self-nature)。我們所能感受到的一切存在現象都是依它而立,不能找到所謂獨立或永遠存在的個體(self-ego, self-entity);所有一切互相相關 (interdependence),我們所認識的個體只是個錯覺,錯覺中的個體被我們安立了假名,為的只是方便讓我們認知周遭幻象。假名個體的純存在只是暫時的,它的顯現依據緣起法 (cause and effect)。有一部電影叫「上帝也瘋狂」,整部電影就是繞著一瓶可口可樂瓶子在天然原始部落所造成的震撼以及這個瓶子在原始部落的被「誤用」。影片劇情很好笑,但仔細想一想這部電影也符合了佛教所講的空性。我們知道可口可樂瓶子在我們所謂文明的社會是用來裝可口可樂的容器,但當這個玻璃瓶子在一個特殊機緣掉進一處原始部落,由於這個部落從來沒受過文明的洗禮/污染,部落裡的人們看到這個瓶子就把這個瓶子拿來當作各種「稀奇古怪」的用途,其實由於環境背景的不同這個部落裡的人們把這個瓶子拿來當做他們認為這個「怪」東西所能做的事也應該是見怪不怪。瓶子的空性也就在這裡顯現;這瓶子只是我們心理所想所能理解的幻現,它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但也是「不不存在」,部落裡的人們心中把瓶子想成打鼓棒它就可以是個打鼓棒,當螞蟻爬過這個瓶子也許只會覺得遇到阻礙物所以這瓶子在螞蟻眼中就是個阻礙物,我們所認識的東西也是依照我們自己背景習性所能理解硬加進去的不真實觀 (但亦是真實觀)。但依據這種觀察人類也能進一步發展出這一代的科技文明。然而,如此所產生的科技文明我們是利用邏輯分辨之心,即是用二心。但二心和執著之心最終與修行解脫不相契合,人類科技也很有可能被這種邏輯分辨之心受限而沒辦法更進一步發展,佛法修行要斷執著,科技發展更進一步也可能需要斷邏輯分辨之心及斷執著之心才能避免心的影響力造成實驗誤差。這可由目前量子力學中的矛盾及海森堡「不確定原理」得到印證。身體事物的空性實態在佛經裡講得很明確;心經裡有一句:「色不亦空,空不亦色」,金剛經裡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夢亦如幻,應作如是觀」。由空性我們也知道沒有所謂的個體 (self-ego, self-entity) 存在,我們認為有,是因為我們被錯覺 (illusion) 牽著鼻子走,這如同做惡夢時心被「不存在」的幻境所左右,在夢中我們覺得那惡夢的景象確實是有,但醒過來以後那惡夢景象還在嗎?答案是:不。這惡夢的景象是真實的嗎?答案是:不是。但我們在夢中看不清,惡夢景象栩栩如生,導致我們的心亦隨惡夢景象而變化起伏。這其實正如同我們目前每天一般的生活,生活在生死大夢中被個體的幻象幻覺所迷而無法看清看住自心。不明之時讓這個體的想法活躍在心中而分別你我事物。學佛的人知道這個體的幻覺是從五蘊而來的,

個體的想法讓我們造善業、造惡業、享善果、吃苦果產生文明壓抑文明。然而學佛貴能看清楚個體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它讓我們覺得存在是因為無限虛空中因緣際會所產生的暫時幻有及因為我們的五蘊。我們知道如此就應該依照八正道,六度來「以幻修幻」,一步一步朝覺醒於生死大夢及修行成佛的方向邁進。

4.       無我 (Non-Self):

我們學佛常聽說「破我執」,這即是說破除自我及對自我觀念的執著和所演生出的想法。世俗上「我」這個觀念是一個人經歷痛苦的來源及成佛最大的障礙。有我的觀念接著就有「我的」想法,如此就跟覺 (enlightenment) 及佛性 (basic nature, Buddha nature) 遠離;造業而生死流轉,輪迴於六道。但仔細想一想我真的是我嗎?我的身體真的是平常眼睛所看的那樣嗎?實際上應該不是。至少有一點不是:在這地球上我們大部分人的眼睛所能直接看到的是受限於可見光波長範圍的光信號。紫外線,X-光和其他高能低能射線照射到物質(例如我們的身體)我們無法直接看到,必須經由特殊儀器將影像轉換為眼睛所能接受的可見光影像我們才看得見。因此我們的身體並不是我們平常所覺得所看到的那樣:在X-光下的身體是骨頭肉體密度不同所顯現的亮暗影像,在紅外光下的身體是表皮熱度不同所顯現的紅黃綠黑等模糊影像。在顯微鏡下的身體是極微小細胞所構成的密密麻麻點狀複雜的影像。在不同的因緣媒介下看到的我是如此的不同,如此的變化無常,因此知道我只是個依他而立的假象。再者,我們知道身體的細胞生生死死,身體不時從外界吸收空氣養分也不時排出空氣「養分」給外界,死的細胞,表皮,排洩物經由食物鏈被植物吸收了,幾個月後那所謂幾個月前我所感覺的「我」現在竟然有一部分已變成「另一個」植物身上的細胞,表皮。倘使那一個植物被一頭牛吃了,變成了牛身上的一塊肉,那執著「有我」的人就必須解釋為什麼所謂的「我」現在竟然有一部分已變成牛了。因此佛教講「無我」;時間及空間的幻有及無限觀也讓我們體會出瞬息萬變一切無常及一切息息相關的真實性。不可分割的「無我」實像也讓我們知道我其實是在吃「自己」的肉當我正在吃桌上那盤經由食物鏈循環變過去的「那個牛肉」。如此想的話「我」還能稱為是「我」嗎?我真的跟其他不息息相關嗎?

如同上一段所講,「我」這個想法其實是由五蘊(色、受、想、行、識)而來的,「我」這個想法通常也可經由以下的現象而加強膨脹:名字、外在長相、聲音、指紋、感官、意識形態、名聲。舉兩個例子來說:古代有些朝代不許老百姓跟帝王同姓就是帝王的我執的觀念被他的名字而加強。「自己」的心情被牽動得高低起伏當「自己」的名字與其他有意義的,無有意義的付加形容詞並列於語言文字上。人真的必須要「破我執」「破他執」才能超脫自在,利眾成佛。

無論如何,知道了「無常、苦、空、無我」四個佛教名相及瞭解了「無常故苦,苦故空、空故無我」這個因果法則,最重要的還是要老實修行;這可運用佛教中各種契機的法門。例如運用以根除習氣,明心見性為目的而嚴格精進的禪修法門或運用業力法則,修習「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修慧)來朝善的方向走並伺機斷除我執,與佛性相應。

 

 


[<<][<][6][7][8]